5G下半場:毫米波走進現實
C114訊 1月30日評論(林想)從“波瀾不驚”到“再掀波瀾”,運營商與毫米波必將深度捆綁。唯有此,才能真正釋放5G的最大潛力。經過五年多的“補課”,國內毫米波產業雖然“勢起”,但未來發展依然任重道遠。
波瀾不驚
5G與毫米波的“愛恨”由來已久。
時光回溯到2017年。彼時受限產業鏈薄弱,器件及部署成本較高等問題,國內三大運營商對5G毫米波“愛恨交加”。
“愛”的明確,毫米波頻段的資源非常豐富,窄波帶寬可以達到400-800Mhz,無線傳輸的速率可以達到10Gbps,可為5G系統帶來更大通信能力和應用空間。
“恨”的清晰,毫米波產業鏈成熟度和毫米波相對于其他頻段的技術優勢,將影響毫米波的部署場景和部署規模。同時,毫米波業務和組網能力需進一步驗證。此外,毫米波設備體系不完善,一體化微RRU設備未出現,尚無法滿足運營商多樣化場景需求。
除卻上述因素之外,頻譜的發放決定毫米波應用部署的時間節點,進而會影響毫米波部署的節奏和規模。如果頻譜規劃計劃時間窗提前,將會激活更多創新應用。
彼時,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易芝玲就所預見,“5G這個小鮮肉要去追毫米波這個白富美,還得繼續努力?!?/p>
更為親密
經過五年多時間的追逐,5G已不是曾經的“小鮮肉”,變得日趨成熟沉穩,與毫米波“白富美”的關系也告別單向追逐,變得更為親密。我們從國內運營商對毫米波的態度也可以初見端倪。
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專家劉光毅,在2019年召開的“5G毫米波技術創新研討會上”表示,中國移動已完成5G毫米波關鍵技術驗證,2019年至2020年間正在進行5G毫米波系統性能及標準方案驗證。
中國電信明確,毫米波領域將成為5G發展“下半場”的關鍵技術之一。在標準預研方面,聚焦5G毫米波核心關鍵技術,結合自身實際需求,積極參與ITU、3GPP等國際組織的毫米波標準化工作,推動R16/R17 MIMO性能增強、高精度定位等毫米波關鍵技術,以及毫米波性能、射頻測試的標準化工作。在關鍵技術測試方面,積極參與工信部組織的毫米波外場測試及相關規范制定工作。同時也在自有試驗場地開展毫米波測試工作。
一直積極引領毫米波生態產業鏈發展的中國聯通更是“快馬揚鞭”。2022年12月,中國聯通發布《中國聯通5G毫米波技術白皮書3.0》明確披露,將分“三階段”實現推進毫米波網絡能力實現:2023年視頻率政策情況,進行毫米波網絡場景化部署試驗;2024年進行 R18 等關鍵能力試驗驗證;2025年進行毫米波創新應用部署。
再掀波瀾
三大運營商對毫米波的態度日趨明朗,加速助推國內毫米波產業發展新“波瀾”。
在筆者看來,毫米波頻段屬于關鍵基礎設施,率先部署的運營商將享有很大的差異化優勢,若不使用毫米波,則無法實現5G的最大潛力。
為加速毫米波產業成熟,有專家建議,統籌考慮移動通信產業發展,為運營商分配毫米波頻率。工業和